開欄語: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之年,也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關鍵之年。為了深入貫徹落實縣委農村工作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會議精神,按照“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要求,高點開局,提質增效,跑出鄉村振興工作的“加速度”。即日起,五原縣融媒體中心推出《鄉村振興在行動》專欄,對全縣各鄉鎮、辦事處“一把手”進行專訪,展示各鄉鎮、辦事處只爭朝夕、干事創業的新作為新擔當,暢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思路以及發展亮點和主攻焦點。本期,記者專訪了和勝鄉黨委書記呂忠平。
記者: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和勝鄉圍繞縣委、縣政府的奮斗目標是怎樣謀劃的?

呂忠平: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之年,也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關鍵之年,做好今年農村工作意義重大。和勝鄉在縣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這“兩條底線”,扎實有序做好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三項重點”,確保農業穩產增產、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定安寧。
記者:圍繞“兩條底線”,和勝鄉要突出抓好哪幾方面的工作?
呂忠平:一、堅決落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底線思維

今年,和勝鄉要種植小麥0.5萬畝,單種玉米3.2萬畝,玉米套大豆0.13萬畝,甜菜0.2萬畝,這是我們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貢獻的底線要求。做好糧食種植任務,我們將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一是優化農業空間布局。按照“311經濟帶”產業規劃布局,因地制宜在311省道沿線兩側6個行政村發展糧食連片種植3萬畝,其中重點打造新永村2000畝甜糯玉米、建豐村1200畝小麥套玉米、和平村1000畝甜菜、和豐村1000畝玉米套大豆連片種植,形成中部糧食帶。二是優化種植方式結構。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三農”工作、確保穩產保供的重要指示,按照自治區優質高效增糧示范行動要求,積極引導種植大戶和新型經營主體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以及鹽堿地種植大豆示范,確保糧食面積和總產量比去年增加20%。三是優化耕地質量水平。嚴格落實“長牙齒”的耕地保護硬措施,強化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從嚴落實耕地保護責任。積極爭取建豐村1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
二、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任務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是鄉村全面振興的基礎和前提。我們將切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工作。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增強政策連續性和脫貧穩定性,常態化拉網式開展動態監測排查,確保監測對象一戶不漏、幫扶措施一項不少,做到預警及時、幫扶到位,隨時消除返貧風險。
記者:圍繞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三個方面”,和勝鄉要重點推進哪些工作?
呂忠平:一、堅決抓好鄉村發展的目標要求

一是突出抓好“設施農業”。提標升級建豐村扶貧產業園建設黃柿子現代科技產業示范園,創建綠色有機高端黃柿子生產輸出服務基地。實現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農業深度融合,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二是突出抓好“特色產業”。牢固樹立“抓農業重在抓項目,抓項目重在抓招商”的觀念。規劃建設投資2.08億元,占地178.6畝的專業化中小微企業集聚區----五原縣和勝鄉鄉村振興農畜產品加工園,實現農產品就地轉化升級。充分利用和義村2.7萬畝高標準農田整治契機,建設綠色葵花標準化種植區。推進4個村5個社肉羊整村養殖項目建設,2個村3個社肉牛整村養殖推進項目。加快潤海源和義肉雞養殖和宏盛牧歌種豬繁育項目盡早開工達產,完善延伸肉豬產業鏈條,建成肉豬生產基地。三是突出抓好“科技創新”。推行“科技專家聯結農民”、“科技+園區+農戶”等科技服務模式,不斷提升科技對農業發展的支撐作用。四是突出抓好“品牌建設”。加大“和勝之光”品牌宣傳推廣力度,積極推動和勝優勢農產品納入“蒙字標”品牌體系,帶動全鄉農畜產品品質提升、優質優價。五是突出抓好“社會化服務”。充分發揮社會化服務主體和節本增效作用,落實與蒙徽緣、金豐公社等社會化綜合性服務組織開展服務試點5000畝。六是突出抓好“綠色興農”。堅持綠色發展導向,大力推進“四控兩化一整治”行動,嚴格落實“河湖長制”、“田長制”,深度實施節水控水行動,推廣水肥一體化、引黃滴灌等節水技術,著力解決水資源利用率低、大水漫灌等問題。
二、堅決扛起鄉村建設的歷史使命
一是圍繞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抓提升。編制村莊總體規劃,結合全國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因地制宜推進9個鄉村振興示范村及新永村人畜分離點建設。二是圍繞人居環境整治抓提升。接續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圍繞“437”長效管理機制,鞏固戶廁問題摸排整改成果,深入實施村莊清潔行動和綠化美化行動,扎實推進建豐村一五社海紅果經濟林整村示范等9個村社美麗宜居村莊和600戶美麗庭院建設,切實做好新永村四社紅柳林的保護管理及占林清退工作。三是圍繞美麗鄉村建設抓提升。以“李貴蹲點紀念館”、田聰明故居、兵團小鎮等為引領,建設建豐村黃柿子產業園農旅融合示范村。深化與河套電子商務產業園務實合作,拓展“互聯網+”模式,推進建豐村2000平米農產品產地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積極推進“和勝之光”直播帶貨平臺建設,解決農副產品銷售難、價格低問題。
三、堅決捍衛鄉村治理的積極成果
一是強化鄉村自治能力。健全村級議事協商制度,深化推行村民小組網格化“微治理”模式,調動農民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二是強化鄉村德治能力。堅持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三管齊下,深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教育,進一步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健全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化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十大行動”,積極開展文明村鎮創建活動。三是強化鄉村法治能力。深入推進平安鄉村、法治鄉村建設,扎實推進“八五”普法,逐步推動“雪亮工程”,引導群眾遵法、學法、守法、用法,持續鞏固農村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成果,維護穩定安寧的社會秩序。
記者:今年黨建工作的重點是?
呂忠平:和勝鄉今年黨建工作的重點:一是強化責任意識,認真落實黨建責任。堅持“書記抓、抓書記”,夯實黨組織書記黨建“第一責任人”職責。通過開展“比武爭星”促進黨組織書記能力全面提升,發揮“頭雁效應”。二是全力打造黨建品牌,實現黨建和產業發展深度融合。全面實施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引領基層治理、引領高質量發展“三大行動”,大力推行“黨建+”“支部+”模式,圍繞“兩園一區”示范產業園建設,抓好基層黨建項目,培育黨建品牌,讓黨旗在園區飄揚,黨員在園區出彩。三是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按照“黨委統籌、支部引領、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的模式,全面構建“支部+集體經濟+主導產業”,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四是持續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按照“五化協同、大抓基層”要求,繼續深入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以提升黨組織執行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全力打造以311經濟帶為軸心的黨建示范帶,切實加強最強黨支部建設。

關閉